這款堅果禮盒我們只改了3處設計,從“貨架灰塵收集器”到“網紅爆款”
2025-10-23
之前幫一家做堅果禮盒的小企業改過包裝,說出來你可能不信,他們家那產品之前在超市貨架上放半個月都沒人動,導購都說“跟蒙了層灰似的”。結果就改了3處地方,倆月不到就賣斷貨,連顧客都主動拍圖發朋友圈——真不是搞了啥高科技,就是把用戶拿在手里會犯嘀咕的地方,一個個捋順了。
先說說第一處,改視覺“存在感”。原來那堅果包裝啊,深棕色的盒身,就印了行“精品堅果”的黑字,跟旁邊五顏六色的零食比,簡直像藏在貨架縫里。我們沒換材質,就把顏色調了調:盒身用了淺杏色,字換成深綠,還在角落畫了個圓滾滾的卡通堅果,舉著個小牌子寫“辦公室解饞神器”。你猜怎么著?導購說,改完第二天就有人拿起來看了,“至少知道這是給年輕人吃的,不是送長輩的老款”。還有個小細節,我們在盒子側面加了條細閃銀邊,燈光照過來會亮一下,不是那種晃眼的亮,就是讓人路過時能“哎?”一聲注意到。
第二處是改“信息清晰度”。之前那包裝背面,配料表、生產日期、營養成分堆得密密麻麻,字還小,有顧客拿起來翻半天,最后還是放下了——“看不清有沒有添加劑,懶得費勁”。我們就把信息拆成了三塊:正面用大字體標“無鹽無添加”,側面印“每日1包,剛好25g”,背面只留配料和日期,字也放大了一號,還特意用橙色框了起來。最實用的是,在開袋口的位置畫了個小箭頭,旁邊寫“撕這里,不劃手”。
第三處最有意思,改“拆完不扔”的小鉤子。原來那盒子,拆開拿完堅果就成廢硬紙盒了,誰留著???我們就在盒蓋內側印了個小表格,叫“一周堅果打卡表”,還畫了幾個小格子,能讓用戶勾“周一吃了核桃”“周三吃了巴旦木”。另外,盒身側面做了個易折疊的壓痕,旁邊印著“折成小收納盒,裝回形針超合適”。有顧客后來反饋,說把盒子折成小盒子放辦公桌,同事看見還問“這在哪買的收納盒”——你想啊,盒子天天在眼前晃,下次買堅果不就先想到它了?
說真的,沒改之前,老板還愁得睡不著,說“是不是該降價促銷”。結果改完第一個月,超市就說要加訂,第二個月直接斷貨。其實哪是我們厲害啊,我們只是對堅果包裝設計進行研究,有人拿起來先找開袋口,有人翻背面看字,有人拆完隨手就扔——我們不過是把這些“小麻煩”解決了而已。
現在再去超市看,他們家堅果禮盒旁邊總有人停下來,要么翻一翻,要么拿起來拍個照。有時候想想,產品能不能從“沒人理”變成“有人搶”,真不用搞多復雜的設計,關鍵是把“用戶拿在手里的感受”放在第一位——畢竟誰買東西的時候,不想順順利利、開開心心的呢?